2006/06/04 | 武圣关羽----从人到神的千年历程
类别(历史的事) | 评论(0) | 阅读(94) | 发表于 14:26

                                                                                撰文•供图/司庆辉 

                                                                  
 
      关羽生前的爵位是最低一级的亭侯,然而身死之后他却步步高升。早在宋朝他就被追封为王,明朝又晋升帝位,清朝时他成为与孔子平起平坐的武圣人, 到了民国他是儒道释三教、鬼神三界共同尊奉的关圣大帝……


     关羽死后,原本只是古代荆州地区独有的厉鬼崇拜,经由隋朝智者大师赋予的佛教护法神身份,关羽的威名日高,并逐渐开始走向全国。

      公元219年的那个冬天,关羽被俘身死。最早祭祀关羽的人,是在成都称帝的刘备。但后世崇拜关羽的现象并不是起源于蜀汉地区,即便是900多年以后在成都建立的后蜀政权,也只是追封诸葛亮和张飞二人为王,唯独没有提到关羽。关羽一生主要在中原和荆襄一带作战,没有到过蜀中,他对蜀国影响最大的,就是把荆州这块重要的根据地给丢了。关羽在蜀汉地区也就没什么威望,死后也没有谁去纪念他。另外,庞德的儿子庞会在随着灭蜀魏军进入四川之际,把关羽的后代全杀了,关羽在蜀中没有后人,四川就更没有人来纪念关羽了。

     然而在关羽的丧身之地荆州,他却在鬼神的世界继续存在。在当地的观念里,鬼神还有善恶之分,生前得善终的变成神,冤屈不得善终的则化作厉鬼。关羽北伐时功亏一篑,惨死敌手,死后当然变成满腔怨怒的厉鬼。几件史实的巧合,更激发了人们的想像力:关羽的头颅被送到洛阳曹操手中后,他的这位老冤家当月就死去了;而那个曾装病迷惑关羽的吕蒙则果真一病不起,不久也一命呜呼,死时年仅42岁。关羽生前威震华夏,死后冤魂似乎也威力无边。所以最初民间所供奉的关羽形象,充满了阴森的厉鬼气息。

     这些戾气直到三百多年后才消散。公元591年,隋朝刚刚结束另一个战乱时代,一个和尚来到荆州北部埋葬关羽尸身的玉泉山,为关羽的冤魂带来了好运,他就是佛教天台宗的开山之祖,智者大师。他打算在这里建造寺庙弘扬佛法,当然也顺道拜望了山下的关羽陵墓。可是在玉泉山顶建寺弘发并非易事,因为山顶原来是一片积水深潭,施工异常困难。而更大的困难还在于佛教是外来宗教,异域色彩浓烈的经文与佛像对当地百姓而言过于陌生。智者大师知道关羽可以帮助他,当地人们一直把他作为厉鬼来崇拜,而大师本人也出生于荆州地区,了解民众对于关羽的敬畏之情。传说这一天关羽不请自来,但他对370多年前自己惨死的经历怨恨难消,并不愿意出手帮忙。面对关羽冤魂在天空喊着还他的头,智者大师对症下药,一番点化切中要害:你过五关斩六将杀了这么多人,头谁来还呢?于是关羽大彻大悟,自愿放弃厉鬼身份,皈依佛门成为护法神,当然也同意献上玉泉山给智者建庙。
唐朝的一块碑文上讲,关羽显圣带领兵将劈开高山,填满深潭,运来木材,在七天七夜内建起了玉泉寺。这个关羽“玉泉显圣”的故事,后来还被作为信史写进中国的佛教典籍《佛祖统纪》。这个故事成功地借助本地鬼神来传播佛教,另一方面,也彻底化解了关羽惨死的厉鬼气息。经过天台宗佛教改造之后,关羽由原来的厉鬼第一次作为正神的形象进入佛教殿堂,至今中国许多佛寺中,仍然供奉关公为护法神。

成为佛教护法约二百年后,儒家学者也看中了关羽,他开始陪祀武圣人姜太公享受国祭。后来被宋太祖逐出庙堂,他又活跃于民间艺人的故事中。

                                                                  

      唐朝以前,圣人只有一个,即文圣人孔子。到唐朝中期时,又增加了武圣人的封号, 但第一位武圣人还不是关羽,而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尚。越是征战频繁之时, 武圣姜太公的地位也就越高,到了安史之乱前夕,姜太公的地位已经接近孔子,在祭祀仪制上也仿照孔子的等级规格。古代祭祀圣人时旁边一定要有一些人陪祀,比如孔子就有他的学生子路、子夏、子贡等作为陪祀。而在祭祀姜尚的时候,陪祀的则是一些古代名将,其中就有就有大名鼎鼎的关羽。获得同等待遇的,还有他的义弟张飞和他的对手周瑜。关羽既勇猛善战,又有佛教护法的神力,完全符合勇将楷模的标准,而“忠义”的品质更是符合儒家精神理念的要求。于是在身死五百年多以后,被儒家重新塑造的关羽,第一次跻身于国家级祭祀的行列。

      随着大唐盛世的覆灭,五代十国的混战年代开始,权臣篡位,父子反目,兄弟相残,改朝换代皇帝登基,像走马灯一样频繁上演。当混乱结束时,又一位皇帝走入破败的武圣庙,他就是大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先把武圣姜太公的塑像修饰一新,然后调整陪祀队列中的历代武将,将关羽和张飞逐出了姜太公的武圣庙。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最后功业没有成就或没有取得应有的胜利之外,恐怕还有刘备的正统身份问题。刘备自称有汉朝皇室血统,这曾是他号令天下的有力旗帜,但赵匡胤对这套血统论非常反感,因为他与过去的任何一位皇帝都没有血缘关系,刘备的对手曹操也就成为他的好榜样,汉末的三国时期颇似大唐之后的五代十国之乱,赵匡胤因此对曹操推崇倍至。刘备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歧视,殃及关羽也被逐出了武圣庙。

     但关羽被朝廷驱逐出庙堂,又进入到民间艺人的故事里。北宋繁荣的都市生活,使民间说唱艺术得到空前发展,戏曲、评书、皮影每天都会在首都汴梁的市井之间定时上演,而三国故事由于繁简得当、情节曲折,则是他们演出的最好题材。说书人这个职业至少在北宋时就有了,那时说书人讲故事,一定要分清忠奸善恶,刘备和曹操到底谁善谁恶,说书人的观点就与赵匡胤大不相同。

      苏东坡的文章中谈到一次听书的经历,当说书人讲到刘备失败时,听众都眉头紧锁,有的还流下眼泪,而当听到曹操失败时,大家都喜不自禁,手舞足蹈。历史上的曹操和孙权都是一代英雄豪杰,人们唯独青睐刘备关羽一方,这与刘关张三人的卑微出身大有关系。过去的戏曲演员、说唱艺人大都出身于社会底层,跟张飞关羽刘备他们在感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他们的作品当中带有这种感情色彩,很自然就把关羽刘备等人作为正面形象来塑造。另一个原因是桃园结义的故事,它讲的是刘关张这三位出身草民的人结成异姓兄弟,生死与共,最终出人头地。这种义气是行走江湖的人们最向往的人际关系。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羽的事迹,他的这种悲剧性在文艺作品里最能打动人心。北宋文人记录了当时一个小孩子看皮影戏演出,每看到关羽被害时,就会流泪哭泣,请表演者停下。

 宋徽宗时,这位悲剧英雄的威望引起了道教的注意,关羽在家乡“战胜蚩尤”后开始担任道教神职,国难当头之际又作为军神荣登王位。

     北宋后期,宋徽宗热衷于得道成仙,于是道教开始倍受青睐。当时道教分支多如牛毛,为了争取皇帝宠信,各门派间竞争激烈,最后龙虎山的天师道脱颖而出,取得成功的法宝就是关羽。关羽的老家山西解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主要的食盐产地,历代王朝控制盐的专卖权,解州盐池则堪称大宋朝的金库。宋徽宗时,全国总税收的六分之一来自这里,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解池连续八年未产一粒盐,这成了宋徽宗的一块心病。一位道士自告奋勇,要替皇帝解决这个难题,他就是龙虎山天师道掌门人,张继先张天师。

      今天根据文献判断,当时的河东盐池可能干涸了,并且地表矿有地热资源冒头,湖水像开了锅的粥一样——古人认为这是蚩尤在作怪。上古神话中,黄帝与蚩尤在此地大战,蚩尤战败后,倒地化作盐池。而长达八年的严重灾害,自然使人联想到蚩尤的阴魂再度兴风作浪。张天师几场法事下来,收效甚微。他想起当时民间非常崇拜的关公,于是奏请赵宋皇帝,派关公下凡。对宋徽宗而言,战胜蚩尤有着两重含义:首先是为了保住盐池的财政收入,其次,是因为蚩尤的老对手轩辕黄帝也姓赵,在北宋第三任皇帝时被奉为赵氏的远祖,写入赵宋王朝的神圣家谱,以此来强化皇家的权威。轩辕黄帝的老对手蚩尤再次掀起风波,就是对赵宋王权的挑战,于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在张天师的一手策划下展开厮杀。史书中没有记载关羽是如何与蚩尤开战的,但至今解池边仍保留了一些有纪念意味的地名,隐约的让人感到当年张天师做法的血腥味道。“原王庄”原名冤枉庄,传说当年在麦收午睡时,关羽之魂把村民们的灵魂都招去打仗战死了,打完仗田里边的人都臭了还不了魂了,村子为此叫做冤枉庄。后来因不好听就改成了原王庄。而更冤枉的恐怕还是从善村的村民,从善村原名蚩尤村,据说这里的村民大多是蚩尤的后裔。村里原来什么庙都有,就是没有关公庙。村民们不敬关羽由来已久,用这种方式让后代记住那场闹剧带给他们的诬蔑和冤屈。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解池又恢复产盐,张天师幸运地躲过了一劫,风光无限。而关羽战胜蚩尤,既保住了盐池,又为赵氏家族增添了神圣光环,宋徽宗大喜过望。1104年,他做出一个历代皇帝都未做过的决定——以自己的年号“崇宁”作为封号,以道教的“真君”作为神职,敕封关羽为“崇宁真君”,第一次为关羽增添了道家的神仙色彩。

     宋徽宗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北方的金国军队已经兵临城下,朝廷急需一位忠勇的军人榜样作为军神以激励将士,关羽再一次成为宋徽宗的救命稻草。在首都汴梁失守之前,宋徽宗连续三次追封关羽,最后一次的封号是“义勇武安王”,这个王的爵位超越了他过去所有的封号,关羽从生前最低级的亭侯,连升数级,荣登王位,迈出了由人转化为神的关键一步。

    至少在宋金时代,关羽非同凡响的容貌和大刀就已经定型,元朝的戏剧作家们还赋予了他伸张正义、抵抗暴政和拯救民族的精神理念。

                                       

    “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五绺长髯”,这是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中对关羽容貌的经典描述,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至今不可动摇。而上世纪初的发现使我们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也绝非罗贯中自己的创造,而是自古流传下来的。

      1909年,俄国人科兹洛夫在内蒙古额济那旗进行探险发掘,在一座宋金时代的佛塔中出土了一批文物。当一张画像展开时,一位中国向导高呼“关老爷”,倒头便拜。画上的关羽和《三国演义》小说的描写如出一辙,上面的文字“义勇武安王”则是宋徽宗赐给关羽的封号。这幅神像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关羽形象,也就是说至少早在宋朝,英雄关羽的形象就已定型,一千多年来,历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关羽居然都是如此相似。然而我们再也无法向前追溯,因为宋朝以前有关关羽的图像都没有保存下来。

      《三国志》中关于关羽的容貌只提到了美髯一项,而关羽的故乡则流传着他赤面长须的神奇来由。在解州的民间故事中,讲到关羽年少时本是个青脸大汉并且没有胡须,他19岁时杀了当地的恶霸逃出家门。为了在官兵追捕之下搭救关羽,一位神母用自己的头发变成关羽的胡须,并让他打破鼻子,用鼻血抹红了脸。按照民俗观念的理解,红脸表示忠诚,长须象征着稳重,关羽的容貌多少寄托了人们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美好愿望。

       除了面容,传说中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在宋代之前也从未被史料提及,更找不到任何形象的线索,但在宋代的《武经总要》中却可以发现它的来历。兵器图谱里的“掩月刀”不仅与“偃月刀”发音相近,龙口衔刀的造型和装饰性的红缨也都十分吻合。但是从说明文字中我们得知,这种刀并非真正的杀人利器,而是在仪仗队中用以显示威武。青龙偃月大刀最终从神像中走出来,成为大众熟知的关羽的趁手兵器,这还要归功于关羽的一位同乡,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作品《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第一次活脱脱地刻画了关羽和青龙偃月刀形影不离的经典形象。

 
    这出戏除了赋予关羽一把大刀以外,还赋予他超凡的英雄气概,他的形象比起前朝有了很大提升,这是因为有许多像关汉卿一样的知识分子参与到了民间戏剧的创作当中。元朝以前,民间戏剧一向被视为末流,上层士人从来不屑一顾。但蒙元政府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不信任态度,当时全国的臣民被分成十等,地位最低的乞丐排在第十等,而过去受尊重的儒生仅比乞丐稍强,被排在第九等。无法投身仕途,于是元朝的许多知识分子沉沦于市井,与通俗艺人为伍。以为艺人写作娱乐或者谋生。在传世的元曲剧目中,以关羽为主角的戏多达十余部,正体现了当时身处社会底层的剧作家们对于救世英雄的期盼。蒙元政府禁止南人(南宋遗民)学习武术和持有兵器,禁止结社集会和拜神祭祀。无法在现实中拥有武器,也无法公开膜拜自己的军神关羽,人们只有在戏剧中宣泄自己的愤怒和反抗情绪。

     明朝开国时关羽遭到了朱元璋的再次驱逐,但他的影响力却有增无减。一百多年后,身附南宋陆秀夫的忠魂,关羽从东南海岛东山再起。

     剧作家们在舞台上的呼唤很快就有了回音,遍布全国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最后的胜利属于明太祖朱元璋。然而刚刚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却在武圣庙里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他废去了宋徽宗加封关羽的义勇武安王封号,并下令禁止百姓祭拜关羽。这位曾经鼓舞底层民众反抗异族压迫的英雄,在汉人重新获得自己的政权之后,却再一次遭到了驱逐。

     历史总有巧合,三百年前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曾经驱逐关羽,他的理由是关羽的君主刘备一方不合天命。但朱元璋逐出关羽却另有自己的道理:少年时作过和尚与乞丐的朱元璋,曾多年浪迹江湖,深知底层游民中所蕴含的颠覆能量。在他登基之初,游民社会依然保持着对关羽的崇拜,以及舞刀弄枪的尚武风气,这对大明江山的稳定无疑具有极大威胁。

     然而崇拜关羽的仪式可以禁止,刀枪棍棒也可以收缴,但是民间故事里关羽的英雄形象却是无法消除的。明朝小说《警世通言》里的一个故事讲到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力:有个小孩子帮家人做饭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但他一反常态,没有流泪哭泣。家人很奇怪问他原因,孩子说,我听过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他能忍住刮骨之痛谈笑风生,我也要像他一样。作者在文中感叹道,关羽的故事能让一个小孩子拥有忍受疼痛的勇气,那么借助关羽的事迹就能教化全体百姓,使他们具备忠孝节义的美德。

     既然关羽在民众中的声望有增无减,以至于政府将他逐出庙堂也无法消除其影响力,或许解除关羽威胁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他。一百多年过去了,在福建东山岛,关羽东山再起的机会来了。东山岛岛民自唐朝以来就供奉关公。在大明正德年间的一次关庙扩建时,关羽和周仓二人的塑像竟然被做得同样大小。在传统社会里等级森严,周仓是关羽的家将,关羽和周仓是主仆关系,两人塑像同样大小平起平坐,这的确不同寻常。其中的缘由还要从南宋末年说起。1279年,南宋的末代皇帝赵昺逃亡到东南沿海,大宋江山只剩脚下的一块甲板。为了不受元朝军队的羞辱,忠臣陆秀夫背负幼主蹈海自杀。按照传说,此后君臣二人的魂魄就在海上飘荡,因为那时的国土还处在蒙元的异族统治之下,他们的魂魄不愿归来。待到明朝光复了汉人政权后,又恰逢东山岛关庙刚刚落成,陆秀夫认同关羽的忠臣品格,于是把魂魄投入关羽的塑像。不久后赵昺的魂魄也来到这里,他愿意和自己的老师陆秀夫相伴一起,于是投入了周仓的塑像。当年重修关庙的人们认为,毕竟赵昺是君主,陆秀夫是大臣,于是刻意把周仓像和关羽像塑造得同样大小,以表示对君主的尊重。

      明朝政府发现了这种解释背后的价值:东山岛地处海防要塞,时有倭寇上岸侵扰。政府当然希望东山军民同心同德抗击倭寇,而陆秀夫正是这样一位抗击异族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又在大明江山初定时魂寄关庙,正好表现了宋朝忠臣对于明朝皇权正统的认可。由于有了陆秀夫魂魄投入,关羽一跃成为身兼保护神,忠臣,民族英雄这三重涵义的神祗。

《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和上层知识分子的改造使得关羽形象日益完美,成为教化百姓的最佳人选,他在晋升帝位后终于戴上了武圣的桂冠。

      正德四年(1509)明政府赐建关庙,位列两旁的从祀者是南宋的两位忠臣岳飞和陆秀夫,明初再遭贬逐的关羽终于重新回到国家级祭祀行列。但关羽的问题还有很多没有解决,对于崇拜他的人们来说,历史中的关羽远没有想象中的完美,流传于民间的众多关羽故事也有很多荒诞不经的地方。明初以来,上层知识分子开始介入关羽故事的改造。

      首先是小说《三国演义》等文艺作品,以感人的故事情节,将刘备的蜀汉政权描述成正义的一方,彻底平息了历史上刘备和曹操的正统之争。又通过“土山三约”、“华容道”等情节,关羽曾经投降曹操的历史污点不但得以巧妙掩饰,反而凸显了关羽情深义重的一面。历史上忠臣很多,义士也很多,但只有忠义两全的关羽形象最具感染力。此外,明朝以来上层知识分子也开始介入关公戏剧的创作,这与过去完全不同。宋朝时是底层的民间艺人写戏演戏,文人儒生对此不屑一顾;元朝时也只是一些不被政府任用的失意文人才靠写戏求得衣食温饱。而到了明朝,不仅文人儒生,就连皇室贵族都对戏剧创作乐此不疲,比如朱元璋的孙子朱有【火+敦】就曾写过关公戏,并且收录在官方修订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中。

       如此一来,关羽的形象日趋完美,从一出题材相同的关公戏在元明两个版本中的区别,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这出戏讲的是关公与美女貂蝉的故事。元朝时的剧目叫做“关公斩貂蝉”,剧中貂婵在吕布死后,企图以美色引诱关羽,但关羽丝毫不为所动,念及历史上妖女害人误国,手起刀落斩了貂蝉。这样的剧情虽然成就了关羽不近女色这种英雄人物必备的美德,但杀死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小女子,也多少有损关羽的英雄形象。所以到了明朝,这出戏名字改为“关公与貂蝉”,内容也大为不同:貂蝉不再是害人的妖女,而是真心爱慕关羽,她向关羽哭诉内心的委屈与世人的误解,并赢得了关羽的理解与爱怜;但关羽决心为复兴汉室献身,无心沉醉于儿女情长,貂蝉只有心怀爱意,以自刎来表明自己的清白。在此版本中,关羽是有情有义的伟丈夫,貂蝉也被改造成为深明大义的节烈女子,使关羽形象更加符合明朝士绅文化的标准。

     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关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威望愈发日益攀升,明朝政府也开始了新一轮加封高潮。万历年间的三次加封,就使关羽晋升帝位。朝廷加封关羽并不仅仅是顺应民意,也不是关羽真的具有什么超凡神力,而是他确实能作为教化百姓的榜样。《三国演义》已将关羽塑造成仁义礼智信美好品德的完美化身,他因此成为宣扬儒家伦理观念的最佳人选。明朝末年,关羽正式取代过去的武圣人姜太公,成为中国第二任武圣,与文圣人孔子一起,接受世人膜拜。

明末清初《三国演义》就成为满洲人的政治和军事教科书,关羽的作用在清朝发挥到了极至,甚至被奉为财神,乃至最终至神至圣,万世人极。

      沈阳故宫是满清入关前的大本营,在它的南门旁边曾经建有一座关帝庙,这说明早在入关以前满清就已经非常崇拜关羽了。然而明末清初时关羽还是抗击外侮的民族英雄化身,满清为什么要把对手的武圣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呢?

      事实上正是意识到异族这一特征,所以早在与明朝军队鏖战关外之时,满清就制定了汉化策略。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汉文化经典被翻译成满文,供皇室贵族阅读,这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三国演义》。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频繁的征战途中就经常读它,不仅仅因为三国故事很有趣而作为消遣,而且还是一种借鉴,这部小说于是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政治和军事教科书。例如皇太极在笼络蒙古、要与蒙古联合起来统治汉族的时候,他就非常简单地把满清比作刘备,把蒙古比作关羽。于是在蒙古大建关庙,因为蒙古本身也把关羽当作神来崇拜,所以说关羽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此外,还因为关羽同样符合满清推行儒家伦理道德的国策,所以倍受青睐。
在清朝江山大定之后,民间社会中关羽的形象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一直延续到今天,就是财神关公。清朝中期,关羽开始成为众多行业的保护神和祖师爷。如豆腐业(相传关羽年轻时曾以贩卖豆腐为生),铁匠(相传关羽早年以打铁为业),香烛灯笼生意(因为关羽曾秉烛达旦读春秋),还有理发、屠宰、刀剪铺(因为他们的工具都是刀,而关羽的兵器就是青龙大刀)……理由千奇百怪,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确信关羽能给他们带来财富。然而历史上的关羽出身贫寒,没有任何从商经历,后来从军只知奋战沙场,更是与商业无缘。那么他又是怎样成为财神的呢?
这恐怕是从关羽的山西老乡们开始的。清朝时山西商人富甲天下,晋商们首先把家乡的英雄关羽作为出门在外的保护神。遍布全国的山陕会馆或山西会馆是他们在外经商的办事处,里面必不可少的建筑就是关庙。关羽除了能够满足保佑平安的愿望外,更具有精神上的凝聚力——商人们游走天下闯荡江湖,需要彼此相互照应,共同面对困难,因此他们喜欢仿照桃园结义结成异姓兄弟,而关羽的忠诚和义气更成为他们倡导的美德。商人供奉关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倡导诚信守义的职业道德,曾有乾隆时代商人们共同制定的行规保存在石碑上,其中对于欺骗顾客的行为处罚最为严厉,而处罚方式却又十分有趣,那就是罚戏。被判定有欺诈行为的商人要出钱请戏班来演出,关庙对面就是戏台。这种处罚也成为商人们讨好顾客的高招,演出吸引来人群顾客,会馆也就成了一个大集市。晋商的足迹遍布中国,所到之处至少都有一所会馆、一座关庙、一个戏台,将这种义中取利的从商理念传播开来。他们在商业上的成功,更使各地商人相信,关羽是一位能够保佑财源广进的财富之神。所以后来,市井百业争相供奉关公为本行的开山祖师和保护神。

      由于关羽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深受爱戴,又在佛教和道教里身居高位,更因为他是传播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最佳榜样,从清朝中期开始,历任皇帝都对关羽推崇倍至。乾隆三十三年,关羽被赐封号“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十个字,此后一百多年间,历代皇帝屡次加封,光绪五年最后一次加封时,他的封号繁杂而冗长,有二十六个字之多:“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栩赞宣德关圣大帝”。清末时统计,全国记录在册的关帝庙不下几万座,远远多于孔庙的数量,而他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更是超过了孔子。一时间“关公庙貌遍天下,五州无处不焚香。”农人祈求风调雨顺,商贾祈求财运亨通,百工祈求从业兴旺,官员祈求升迁发达,军人祈求旗开得胜,帝王祈求江山永固。历经一千七百年,时光仑奂,改朝换代,尊卑起伏,关羽最终被人们塑造成至神至圣,万世人极的神祗。




稿件来源:中华遗产杂志第十期 编辑:飞龙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29]
IT的事[1]
生活的事[22]
历史的事[6]